导读:从银保监会公布的预算来看,2021年拟安排执法办案项目一般公共预算8309.14万元。另外,依据年度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和检查工作计划,开展执法办案现场检查工作量约合23.8万人/天!让我们来了解一下。
从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部门预算来看,2021年拟安排执法办案项目一般公共预算8309.14万元。另外,依据年度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和检查工作计划,开展执法办案现场检查工作量约合23.8万人/天!让我们来了解一下。
一是银行机构专项检查工作4152万元,开展一系列序时性检查、专项检查、重点检查和专项核查,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、持续补齐监管制度短板、规范金融市场秩序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,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。其中包括约570个大型综合性、专题性重点检查项目,预计投入执法检查工作量12.4万人/天。
二是非银行机构专项检查工作2736万元,坚持风险导向、问题导向原则,聚焦重点领域、突出风险、社会焦点和市场新型问题,对保险集团公司及其相关子公司开展综合性检查;对财产险公司、人身险公司、保险资管公司、信托机构、金融租赁机构等非银行机构开展风险管理及内控有效性检查、大病保险、车险业务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专项检查。其中包括约380个大型综合性、专题性重点检查项目,预计投入执法检查工作量7.6万人·天。
三是重大风险事件与案件处置工作1421.14万元,稳妥推进专项重大风险事件和重大案件处置。妥善处理各类风险,压实各方责任,强化协调配合和政策指导,坚决整治不法金融集团,深化查防并举;全面提升案件风险防控和查处水平,推进陈案清理,加强督查督办;加强风险排查,持续推进反洗钱、反欺诈和安全保卫等工作。加强宣传和警示教育,加大行政处罚力度,层层传导监管压力,维护金融稳定。其中包括约230个重大案件及重大违法违规风险事件的查处督导现场检查项目,预计投入执法检查工作量3.8万人/天。
“2021年执法办案项目实施将总结以往经验,优化实施组织形式。”银保监会表示,具体包括:
一是精准确定检查对象,同时科学合理运用“双随机”,坚持检查周期和风险预判相结合,从问题导向、风险导向、系统重要性机构导向等多个维度,科学客观设置随机抽查的对象、权重和比例,体现现场检查的公平性和随机性。
二是继续探索交叉检查组织形式,通过交叉检查,提高现场检查的独立性,解决属地局可能存在的“见惯不惊”和“灯下黑”等问题,推动地方金融风险的揭示、防范和化解。
三是深化线上检查。坚持向科技要检查力,以智能检查实验室为平台,在“科技+监管”领域进一步积极探索,不断丰富线上分析工具,加大线上检查的广度和深度。
四是拓展检查领域,拟在综合性检查项目中增加对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实施情况的检查,深入揭示风险,强化信用风险管理。
五是视条件开展跨境检查。为有效服务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提供有效监管保障,加强对中资金融企业海外分公司及子公司、海外业务及海外项目的合规风险、国别风险的监管,需加大现场检查力度,保障对跨境现场检查经费和人员的合理投入,防范重大境外投资风险。
六是加大案件查处力度,严格执行《关于加强金融法行为行政处罚的意见》及有关文件要求,依法从严加大行政处罚力度,提高违法违规成本。
七是坚持穿透原则。查深查实案件,对涉案业务链条上所有机构的违法违规问题一并查处。
八是持续跟踪督导。对重点业务领域,案件高发多发的重点地区,多次涉案的重点机构作为查处重点,做实做细,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。
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0年,银保监会全年处罚银行保险机构3178家次,处罚责任人员4554人次,罚没合计22.75亿元。具体包括:整治市场乱象“回头看”工作;重点检查、专项检查和核查工作、重大风险案件查处工作。
在专项检查和核查工作方面,银保监会披露:
一是组织36家银保监局对125家各类银行机构开展信贷服务实体经济及不良贷款专项检查,重点是信贷服务实体经济情况,民营及小微企业相关重大政策落实情况。新增信贷投向、新增不良和不良资产处置等问题。
二是组织开展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专项检查,坚决查处各类资金“空转”套利、脱实向虚和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,提升金融服务“六稳”“六保”质效,防范影子银行回潮和结构复杂的金融产品死灰复燃,进一步摸清“资管新规”“理财新规”等政策落实情况,推动过渡期资管业务规范转型,引导资金更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,为疫情防控、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。
三是组织29家银保监局对35个重点城市的91家银行机构开展房地产业务专项检查,严厉查处各种通过挪用、转道等方式将资金流入房地产行业的违法违规行为,持续督促银行机构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有关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决策部署,严格遵循“房住不炒”定位和“稳地价、稳房价、稳预期”目标,防止房地产贷款乱象回潮,防止房地产市场过度金融化,坚决遏制房地产泡沫化等。
341275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